河套酒文化 首页> 河套文化> 河套酒文化>正文

河套地区历史沿革

                                                                                                                                           朔 方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河套地处黄河上游下段,黄河由宁夏向北流入内蒙后,曾继续向北流经今磴口县、杭锦后旗直至阴山脚下,再沿山折向东流,并经西山嘴前、包头南至托县沿陕西、山西交界处南泻。此段呈“几”字形河道夹带的三面临水的腹地,史称河套。古代,沿阴山流淌的黄河(五加河故道)干流称北河,从磴口县南境分出东去的一支流称南河。至清代,北河渐行湮塞断流,南河遂成了黄河干流。原南河至北河之间广阔的平原地带俗称后套,1954年曾在此设河套行政区,故后来人们习惯称这里为河套,或河套平原,黄河以南称鄂尔多斯。本文所谓河套是指后套地区,包括今巴彦淖尔市管辖的临河区、五原县、杭锦后旗、磴口县以及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的山前部分,地理坐标东经105°12′——109°53′,北纬40°13′——42°28,总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    
河套境内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晚期,这里就有“河套人”活动。约公元前四千余年,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在与南方的蚩尤部落、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的战争中,黄帝胜利,并与战败归顺的炎帝结为联盟,从此构成了后来的华夏民族,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化和华夏文明。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边疆的河套文化更具历史的特殊性和民族的包容性。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随着夏朝的建立,我国的原始社会逐步开始向奴隶制社会过度。到商周时期,我国已由奴隶制社会逐步进入到封建社会。当中原地区已初步完成上述这种演变时,包括河套地区在内的北方游牧民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或开始向奴隶制社会发展的转变阶段。
战国时期(前475年),在河套一带活动的是林胡、楼烦等游牧部落,阴山茂密的森林和河套广袤的草原,是他们理想的牧猎场所。他们东南与赵国为邻,西南与秦国接壤。赵武灵王时,为解除来自邻国和游牧部落的威胁,经过“胡服骑射”重大变革,军事力量大为增强,遂在灭中山国后,又于前300年乘势击败林胡、楼烦,势力达到河套一带。掠取河套后,赵在这里置九原郡(或县),并沿阴山筑长城至高阙(遗址今乌拉特中旗石兰计山口,一说在乌拉特后旗达巴图山口),是为赵长城。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帝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包括河套及鄂尔多斯地区)”,并在赵九原故地置九原郡。还将燕、赵、秦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末,匈奴崛起,并乘中原动荡不断南犯,河套复为匈奴所踞,属右贤王领地,终汉初七十年未变。
经“文景之治”,汉王朝逐渐强盛,尤其在武帝时,通过对匈奴连年用兵,彻底扭转了汉初的被动局面。前127年,将军卫青出云中西击匈奴楼烦王,收复河南地,并将秦九原郡一分为二,东部置五原郡,西部置朔方郡,河套大部属朔方辖领。前121年,将军霍去病自陇西两次出击匈奴,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数万人降汉,这批降众分别被安置于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时称“五属国”。前119年,大将卫青出定襄,骠骑将军霍去病出代郡,分别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匈奴大败。经过上述三次决定性的打击,匈奴非降即遁,从此“漠南无王庭”。此后六十年间,汉匈再无战事。
前60年,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先有“五单于争立”,继有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对抗。呼韩邪败北出走单于庭,并于公元前51年春亲赴长安称称臣附汉。前36年,郅支单于兵败西域被杀,“郅支既诛”,呼韩邪北返,匈奴复归统一。前33年(元帝竟宁元年),呼韩邪再度来朝,并提出“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遂将宫女王嫱(字昭君)许他,史称“昭君出塞”。其时,边地稳定,呈现出“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王莽时期,朔方及所领各县曾更名,后随王莽垮台而恢复旧制。
25年,刘秀在洛阳称帝(光武帝),建立了东汉。此时,地方割据势力尚未消除。29年,卢芳称帝,曾盘踞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东汉初,曾一度兼并地方政权机构。35年,“省朔方牧,置并州”,将临河等五县并入西河郡,由新置的并州(治太原)管辖。
48年,为争单于继承权,匈奴再度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右薁鞬日逐王比(呼韩邪长孙)率众数万内附。北匈奴在南匈奴、丁零、鲜卑以及西域诸族的围攻下,“北庭大乱”,又经窦宪连续打击,渐不能支,一部西迁,另十万众融入鲜卑。至此,原北方诸郡建制基本恢复,内附的南匈奴人被安置在朔方、五原、云中、北地、定襄、雁门、代、上谷等北边诸郡。
    140年,南匈奴发生内乱,先是左部句龙王和右贤王合兵攻打龙庭美稷,继而东引乌桓,西收羌、胡,骚扰并、凉、幽、燕四州。为防叛众扰掠,汉王朝初将上郡、西河、朔方等郡址南移,后于215年“废云中、定襄、五原、朔方,置一县以领其名民,以为新兴郡”。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里,是封建国家由分裂到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原来活动于蒙古高原的北方各少数民族大多移居黄河流域。频繁的战争并未影响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此时河套成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地方,同时又是匈奴、铁弗匈奴、柔然、敕勒等少数民族政权轮番表演的舞台。尤其是鲜卑,占据河套时间最长。
曹魏时,曾将匈奴十五万众南迁到河套以及汾河流域。至晋初,晋武帝将内附的南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其时,河套为北部匈奴占据。随着自东汉以来胡人的大规模南迁,胡人在漠南地区广为分布。胡汉杂居加快了游牧民族与汉族社会的融合进程,同时,也为以后的中原大乱埋下了伏笔。304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五胡十六国相继而立,西晋灭亡。刘渊自称汉王,史称前赵,河套为前赵辖地。319年,前赵羯族人石勒自称赵王,史称后赵,仍辖河套。350年,后赵氐族人苻洪自称秦王,史称前秦。384年,前秦羌族人姚苌自称秦王,史称后秦。前、后秦均辖河套。406年,后秦赫连勃勃建立夏国,都城统万(陕西靖边白城子),河套属夏辖地。
还在西晋末,鲜卑拓跋氏南下到中原的边地,在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和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建立起政治中心。386年(魏登国元年),拓跋珪在平城称代王。398年(魏天兴元年),改国号为魏,同年改称皇帝,即魏道武帝。431年,魏灭夏国后置夏州,河套属夏州管辖。之后,魏又灭了北燕、北凉,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为防柔然袭扰和安置掳掠来的其他少数民族,北魏在北方设置了六个军镇,即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其中沃野镇设在今五原东北一带,辖领河套。约五世纪三十年代,北魏又从贝加尔湖迁来数十万敕勒人(亦称高车人)安置在“东至濡源(河北丰宁西),西至五原阴山,竟三千里”的广大地区,故阴山以南一带也曾称敕勒川。敕勒族大将斛律金曾作《敕勒歌》赞颂这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魏末,河套先后属西魏和北周管辖。
隋初,文帝在省并州郡过程中,在汉广牧县(今五原县境内)置丰州。炀帝即位,废丰州,置五原郡。河套先后归属丰州、五原郡。隋文帝时,突厥称雄大漠南北,并不时扰掠隋边。583年,隋乘突厥五可汗纷争之际出击,大败突厥主力沙钵略与阿波可汗。阿波败走西部并独立,是为“西突厥”。东突厥沙钵略随后也与隋罢战言和。599年,突厥的另一支突利可汗因受到沙钵略之子都蓝可汗的攻击而附隋,隋封其为启民可汗,所部移居夏、胜二州,西突厥来投者甚众,尤其是都蓝死后,其部属大多归附启民。其时,突厥基本统一于隋,河套属启民辖领之夏州。
唐初(618年),分“天下”为十道,河套地属关内道。贞观四年(630年),又将五原郡更名为丰州。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废丰州,并入灵州,次年又恢复丰州。天宝元年(742年),废丰州,更名九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丰州。其时,河套地先后属以上州郡。
907年至960年的“五代十国”时期,河套多属后梁、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等辖地的一部分。
1038年,党项族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银川),史称西夏。西夏的建立,与宋、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时,河套多为西夏所据。河套地处夏、辽交界,辽界西移时又属辽云内州。
十二世纪初,女真崛起,灭辽建金,复据辽地,继而攻灭北宋,与南宋(宋高宗赵构,徽宗第九子,1127年在河南商丘即位)对峙。
1206年,铁木真统一各部建立了蒙古国,并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天子)。1215年,蒙古军占领金朝中都燕京(北京)。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攻打西夏途中。1234年,金被蒙古攻灭。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燕京)建立了元朝,并于1279年攻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元代,实行行省建制,省下辖路、府、州、县。其时,河套为大同路云内州西部地,唯磴口县地属宁夏路,隶甘肃行省统领。
明初,太祖洪武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领天下,布政使司辖府、州、县。同时,又置十五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以统卫所(军事防区,一府设所,数府设卫)。此时,元顺帝退居塞外,元将河南王扩廓贴木儿(王保保)尚拥兵塞上。洪武八年(1375年),明军打败扩廓收复河南地。洪武末,置东胜(托克托县境)等五卫。五加河以北地区为东胜卫辖境,隶山西统领;河套为宁夏卫辖境,隶陕西统领。
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撤销口(杀虎口)北所置五卫并入左云、右玉卫,口外即阴山以南地区尽为达延汗(继成吉思汗、忽必烈之后曾统一蒙古诸部及大漠南北的蒙古汗王)子孙占踞。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1571年),受封顺义王的达延汗之孙阿拉坦汗(俺答汗)在驻牧地筑归化城(呼和浩特市)。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吉囊)分有套地,其长子褒弼里克图墨尔根于嘉靖时居河套,称鄂尔多斯。崇祯九年(1636年),后金皇太极西征元裔林丹汗部途经漠南时,蒙古之敖汉、奈曼、土默特、鄂尔多斯等十六部先后归顺。
后金改清并统一全国后,对今内蒙实行盟、旗建制。顺治五年(1648年),“叙从征功”,乌拉特部遂由呼伦贝尔草原迁来封赐的牧地(乌加河以北地区)。此时,乌加河以南属伊克昭盟达拉特、杭锦二旗;磴口县属阿拉善厄鲁特旗。
雍正、乾隆以后,全国置道、厅,其时,巴彦淖尔地区属归绥道萨拉齐厅辖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分出萨拉齐厅以西后套地区设五原厅,治大佘太,后移至隆兴长(今五原县政府所在地),隶山西节制,管辖达拉特、杭锦二旗以及乌拉特三旗境内汉民居住的村落。
1911年,民国建立。次年,改归绥道为观察使,而行政区划仍依盟旗旧制,只是将原置之十二抚民厅改为县级建制,五原厅改称五原县,辖后套全境。
民国二年,北洋军阀执政,撤归化城副都统及观察使,设绥远特别行政区,置军政、军民两厅,以绥远将军为行政长官,脱离山西管辖。其时,除磴口县外,巴彦淖尔地区全归绥远特别行政区辖领。
民国十四年,分出五原通济渠以东一带置大佘太设置局,(后于民国二十年改称安北设置局);分出五原丰济渠以西的地区置临河设置局(后于民国十八年改为县)。
民国十八年一月,绥远建省,所有县、局又隶属省府管辖。其时,形成盟旗与省县并存的特殊行政系统。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傅作义部由山西进入后套,在陕坝成立临时省政府,五原、临河两县隶临时省政府。
磴口县原属阿拉善厄鲁特旗地,民国三年(1914年)设宁夏护军使,驻定远营,辖厄鲁特旗。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部“五原誓师”并南下陕甘过境时设磴口县,与厄鲁特旗并存。其后,该县划归宁夏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傅作义率部东进,董其武留守绥远,于1949年1月18日在陕坝绥西行署,辖五原、临河、米仓、狼山、晏江、安北六县,隶绥远省。
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解放,绥西行署建制不变,隶绥远省。
1950年3月20日,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成立,后套六县一镇(陕坝镇)隶专员公署。
1953年9月28日,晏江县改称达拉特后旗;米仓县改为杭锦后旗。
1954年6月,撤销绥远省建制,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陕坝专员公署改为河套行政区,辖五原、临河、安北、狼山、达拉特后旗、杭锦后旗和陕坝镇。
1956年6月1日,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州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同年,成立巴彦淖尔盟,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巴音浩特市。
1958年4月,乌兰察布盟之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划归河套行政区。同时,撤销安北县,并入乌拉特前旗;撤销达拉特后旗,并入五原县;撤销狼山县,并入杭锦后旗;撤销陕坝镇,并入杭锦后旗;撤销巴音浩特市,并入阿拉善旗。
1958年7月,撤销河套行政区,并入巴彦淖尔盟,盟行署驻地由巴音浩特市迁往磴口县三圣公(后于1970年迁临河)。
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彦淖尔盟,建立巴彦淖尔市。2004年7月1日,巴彦淖尔市政府正式成立。
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版权所有           蒙公网安备 15082602000126号 ■ 蒙ICP备12001901号 ■ 蒙ICP备19002596号-1■ 蒙ICP备19002596号-2

河套酒业全国客服热线:400-0832-999